897的徐文长
说评书的美术老师吴迪说徐文长是897,就是8次考试落榜,9次自杀未遂,7年牢狱之灾,做老师的用这种方式真是容易让人记住,考了八次全部落榜,好容易有个人重用,知音却在官场失利被杀,落得个疯疯癫癫,自杀9次都没死成,最后家庭不幸,又发疯打死了自己的妻子,坐了7年牢,最后被朋友解救出来后,辗转以卖画为生,在穷困潦倒中去世。
徐渭出生在一个正在衰落到大家族,出生不久父亲就死了,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,又没有长辈管教,自然是缺少家教礼仪但又有充足的学习支持,能让他获得足够的学习空间。
徐年少时总是寄人篱下,又才思过人,一个聪明的人在这种世俗的世界中无人关心管教,自然形成了我行我素,愤世嫉俗的个性。又加上他总是寄人篱下,家人相处多有不快,平时的作为得不到认同支持,所以不喜欢事事受制于人,孤芳自赏,凡事自成一派,不顾他人看法。
徐渭多有才华,在诗文、戏剧、书画等多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,有明代三才子之称,但也许是因为平时愤世嫉俗,观点多与当代流行的世俗礼节有较大差池,科举考试中所表现出来的论点得不到赏识,平生只中一秀才,再未中举。
徐好兵,后终于受胡宗宪的重用,也是没办法的办法,胡宗宪虽算不上忠烈,但还是忠心卫国,胡的为人和徐截然相反,趋炎附势,但最终还是死在狱中,也许正是因为这样,让徐看不到生活的希望,独身自爱也不能成功,随波逐流也是失败,加上政治斗争带来的恐慌,本身就偏激的徐最终在矛盾中失去理智。
徐入狱后,受友人帮助出狱,然后投奔友人张元忭,但张凡事严格,恪守礼数,二人长居很快发现不能融洽,徐对张说:“我杀人当死,也不过是颈上一刀,你现在竟要把我剁成肉糜!”,随即离去。
徐离开张之后,更加厌恶繁文缛节,拒绝与外界来往,晚年穷困潦倒,又不治家业,只得以卖画为生,最终孤独终老在一铺席子都没有的家中。
吴迪老师拿徐文长和庞统做比,庞统去找孙权讨要差使,说自己无所不能,孙权问他和周瑜比谁强,他又说各有所长,所以孙权一气之下没有用他,去刘备处,给他一个县令,却擅离职守被撤掉了,要不是有刘备和鲁肃的举荐,断然不会有后面的重用,必然也是怀才不遇最终孤身一人的下场。
在这世上,总有这样的一些人,胸有大志大才,但自视甚高,或者身上棱角颇多,个性张扬,最终无法在世俗社会中有所建树,埋没于世间。
如果社会能多一些包容,或者人才能少一些锋芒,这个世界会好吗?但人才之所以为人才,必然在某些方面过于常人,处处都像常人一样,又何以称为人才呢?而世界都是常人所组成,若都不以基本的人性去处事,处处用圣人的标准面对,那岂不都是人才?
世界有很多是矛盾的,成大事者,大有其特才,也要靠机遇,但有其特才者并不多成大事,这世界大多是常人,也许每个人都有其特才,只是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大人物,每个人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那就是成大事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