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心之不同,各如其面
人心之不同,各如其面
这句话来自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道年》子产论尹何为邑
咋一听这句话,还以为是在说人心叵测,现在社会对于人性的阴暗面的挖掘,总是会让人在第一时间冒出来某种阴谋论的想法,所以常常产生识其面不识其人的感慨。再一看这话,字面意思人心各有不同,如其面貌各有不同,又像是在说面相,于是又以为是所谓相由心生的字句,这和前面的想法几乎完全相反,人心的各种想法,性格特征等等,都会在脸上或者说身上表现出来。但其实这句话原文并没有这么多意思,作者在写这话的时候,只是在说人心各有不同,就像面貌各有不同一样,单纯的就事论事而已。但不论从哪个方面去理解这句话,都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,但这句话实实在在也是一句很普通的话。
原文中,子皮虚心请教,对子产说,我知道自己的不足,今后治理我的封底,也请您点拨,听您的意见行事。子产说,人心不同,就像面貌不同一样,我怎么能说你的面貌就和我的面貌一样呢,不过我认为危险的事情,也还是会告诉你的。
子产的回答,也是谦虚谨慎,说每个人心里的想法不一样,您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也不一样,我不能完全取代您的想法,我觉得有危险的地方就给你提出来,言下之意还是说,这个国家还是按你的心思去发展,我会提出一些意见来。这样的回答,任何君主听了都不会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了威胁,子皮也确实很放心子产,治国之事都交给了他。
这个片段在现代来说,已然是成为上下级关系的楷模,作为上级的子皮虚怀若谷,心胸开阔,知人善任,作为下级的子产则远见卓识又知无不言,忠心耿耿,建立了上下级的互相信任的关系。
子皮能够这样虚心的和子产讨论,而子产也会直截了当的回答,这样的关系确实现在也很难得,在同等级别的情况下,讨论一个事情起来简单的多,也无需考虑其他,但涉及到上下级,若是发现下级的见解高于上级,大多数上级怕是要处处提防,生怕他爬到自己的头上去了,毕竟在现在的社会,节奏快速,你追我赶,只要一有机会,都想要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,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礼数,吃相能好看点就算不错了。
子产论尹何为邑
子皮欲使尹何为邑。子产曰:“少,未知可否。”子皮曰:“愿,吾爱之,不吾叛也。使夫往而学焉,夫亦愈知治矣。”子产曰;“不可。人之爱人,求利之也。今吾子爱人则以政。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,其伤实多。子之爱人,伤之而已,其谁敢求爱于子?子于郑国,栋也。栋折榱崩,侨将厌焉,敢不尽言?子有美锦,不使人学制焉。大官大邑,身之所庇也,而使学者制焉。其为美锦,不亦多乎?侨闻学而后入政,未闻以政学者也。若果行此,必有所害。譬如田猎,射御贯,则能获禽;若未尝登车射御,则败绩厌覆是惧,何暇思获?
子皮曰:“善哉!虎不敏。吾闻君子务知大者、远者,小人务知小者、近者。我,小人也。衣服附在吾身,我知而慎之;大官、大邑,所以庇身也,我远而慢之。微子之言,吾不知也。他日我曰:‘子为郑国,我为吾家,以庇焉,其可也。’今而后知不足。自今请虽吾家,听子而行。”子产曰:“人心之不同,如其面焉。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?抑心所谓危,亦以告也。”子皮以为忠,故委政焉。子产是以能为郑国。
译文
子皮想让尹何治理一个采邑。子产说:“尹何年轻,不知能否胜任。”子皮说:“这个人忠厚谨慎,我喜爱他,他一定不会背叛我的。让他到那里学习一下,就会更加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。”子产说:“不行。一个人假如真正喜爱别人,那就应该让他得到好处。现在您喜爱别人,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,这就如同让一个还不会拿刀的人去割肉一样,多半会割伤自己。您的所谓爱人,只不过是伤害人家罢了,那么以后谁还敢求得您的喜爱呢?您在郑国如同房屋的栋梁,栋梁折断了,屋椽自然要崩塌,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,因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呢!譬如您有一块美丽的锦缎,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服。担任大官、治理大邑,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所寄托,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。大官大邑与美丽的锦缎相比,不是更加贵重吗?我只听说过学好了然后才去管理政事,没听说过就用治理政事的方式来让他学习的。如果真这么做,一定会受到危害。比方打猎吧,射箭、驾车这一套练熟了,才能猎获禽兽;假若从来就没有登过车、射过箭和驾过车,总是为翻车发生事故(翻车压死)而提心吊胆,那么,哪里还顾得上猎获禽兽呢?”子皮说:“太好了!我这个人很笨。我听说过,君子总是努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遥远的事情,小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。我是个小人啊!衣服穿在我身上,我是知道加以爱惜的;大官、大邑,这是身家性命之所寄托,我却认为是遥远的事情而忽视它。假如没有您这番话,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。从前我说过:‘您治理郑国,我治理我的封地,在您的庇荫之下,还是可以把封地治理好的。’从现在起才知道,这样做还是不够的。从今以后我请您允许,就是治理我的封地,也要听您的意见行事。”子产说:“人心的不同,就像人的面貌一样。我怎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?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,还是要奉告的。”子皮认为子产非常忠实,所以就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他。子产因此才能治理郑国。